浅说上官姓起源之谜 | 来源: 点击数:4533次 更新时间:2017/8/20 12:21:19 |
浅说上官姓起源之谜
上官一言
闽 汀
一 正史与谱牒论上官姓氏起源
唐代林宝所撰《元和姓纂》中载:“上官,楚怀王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因氏焉”。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上官氏出自芈姓,楚王子兰为上官大夫,以族为氏”。
此后,各朝的姓氏之书及史书凡言上官姓氏之源流都持此看法。唐宋以来,中华上官氏各家族谱牒在源流的论述上都持上述观点。
《元和姓纂》是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作者林宝,济南人(一作三原人),约经历了唐德宗至唐穆宗四朝,当时即以擅长姓氏之学知名。
林宝阅历甚丰,学有专长,作有专著,在同代人中,他应是谱牒学的专门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唐代正史,可靠性和可读性较高。
当然,与其它著作一样,该二部著作也存某些错误甚至妄诞之处,但在总体上看,其中对上官氏源流的论述是较为客观正确。因此能为大部上官宗亲所接受。
二 上官姓的起源问题存疑
(一)对以邑为姓说的疑问:今河南渭县东南“上官镇”非古之“上官邑”,上官邑在那里?
子兰公封地为上官邑,后代以邑为氏。有人说今河南渭县东南的上官镇,就是古之楚国上官邑。 经查该上官镇在战国时期乃为赵、魏属地。楚国最强大,疆域最广时,其统治区域从未越过黄河,而上官镇却远在黄河以北几百公里地方;(且到了宋代才因记念抗洪英雄上官辉将军才命名为“上官村”的。)彼处从未归为楚国之领土,当然,不可能成为楚国子兰公的封地。
有人据此怀疑“上官邑”在古代的存在。
子兰公贵为王家嫡子,身为国家重臣,其封地上官邑应该在离楚国都城不远的荆楚大地。
可是翻遍史书和古今地图,楚之疆域,就是找不出另一个叫“上官”的地名来。究其原因,可能是二千三百多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发生过太多自然的或人为的毁灭性的变故。秦灭楚后,“上官邑”玉石俱焚。许多古地名在古今地图上都没有留下痕迹,小些上官邑” 昙花一现,销声匿迹也就不奇怪了。
怎能由此得出“战国时代楚国没有上官邑”的决论!
(二) 对以官职为姓说的疑问:既然子兰公后裔以官职为姓,那么子兰公的最高官职为令尹,后裔为何不以“令尹”为姓,倒取其次官职“上官”为姓?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子兰公任楚国最高行政长官前,在任上官大夫时,其裔就己得姓上官了。
古今中外,官职的升迁都不可能一步登天,一步到位,应是一个台阶式的逐步高升的过程。
子兰公是战国时期楚怀王芈槐之稚子。聪惠贤能,怀王甚爱之,少时随左右,弱冠,随父王出巡、出访。公初任柱国将军(掌都城护卫),继为楚国公族上官大夫(管官的官,官阶与屈原的左徒平),封地上官邑(以官名命地名)。
(三) 对楚王赐姓说的疑问:楚王赐姓,正史有据吗?
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纷争杀戮不断。子兰公所处的年代,正是楚国逐步走向衰落的多事之秋。人的生命尚且不保,那些“正史”——堆积如山的笨重的竹简,要完整地保存下来,不啻是天方夜谭!
子兰公出生于帝王之家,公裔之姓氏,是帝王家的大事!不经楚王定夺,是不可想象的。楚王赐子兰公及裔以上官为姓,这种情形是可能的。因为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均有由君王赐姓的惯例,楚王赐姓——顺理成章。
禄公是“姓上官第一人”吗?
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写到的上官大夫和子兰,虽然是两个人,但我们不能据此认定:“楚史上的子兰不是上官大夫”;或“子兰没有任过上官大夫”的结论。
《史记》严格说是一部文学著作,作者的主观意想成分居多。司马迁不是神仙,不可能一切正确,面面俱到。
司马迁或因资料不全,逻辑不畅,或因自己的不幸遭遇,行文出偏、出错是常有的事。就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所塑造的高大全的人物屈原,究竟是被谁罢官流放的?是怀王还是顷襄王?司文前后矛盾,事实不清,令人费解。
正如炜炼宗亲所言:“《史记》是在司马迁《司马太公书》基础上修改整理而成的,某些章节可能被修改的面目全非,远离历史真相了。”
子兰公从任怀王的随从、柱国将军、上官大夫、到全国最高行政长官令尹,符合从低到高的阶梯式高升过程。
上官大夫是楚国的官职,既然是官职,就不可能固定由某一人专任,子兰公在升任令尹前曾任过上官大夫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上官姓应产生于子兰公任上官大夫时,而不是产生于子兰公升任令尹之后。这就是子兰公之裔非以“令尹”为姓,而以“上官”为姓之故。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决论:上官姓的起源:首先与官职“上官大夫”有关;其次与上官大夫的食邑“上官邑”(以官职命邑名)有关;再次与上官大夫的老祖楚国国王有关。总之,楚王是依据子兰公当时的官职(上官大夫)与食邑名(上官邑)赐子兰公之裔上官姓。
近年来,有上官宗亲提出了“上官姓的始祖是上官禄”。这么说来,上官氏的起源时间,从传统观点的战国时期,推后一百多年后的汉代。禄公在众多的上官氏的谱牒中被排为第五世祖。依炜炼宗亲考证:禄之父是义帝熊心,姓芈 ;禄的姓名应是芈熊禄。如果上官禄为姓上官的“第一人”。那么,禄公的“上官”姓是怎么来的?
经查:正史、野史、谱牒与姓氏专著均无支持“上官禄是姓上官第一人”的证据。 “姓上官第一人”说法的缺陷,在于对关键的问题:“禄公的上官姓是怎么来的”?不能自圆其说。 历史上最早将“上”与“官”结合,组成“上官”一词的,至目前为止,可能只有被人们称为“正史”的《史记》了。司马迁所论及的“上官大夫”至少比姓“上官第一人”,推前了一百多年。“上官第一人”还能算是“第一”吗?
新近,上官宗亲在网上得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战国时期 “上官黑”印玺的存在,充分有力地证明上官禄公不可能是姓上官的第一人。
|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关于官姓起源之谜 下一篇:上官黑——战国印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