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官文化研究》之一:缙云上官 | 来源: 点击:148 时间:2024-09-04 |
《浙江上官文化研究》之一:缙云上官
上官新友
主办机构:上官姓氏文化研究全国协调组策划宣传部
缙 云 上 官丽水市上官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上官新友缙云县,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丽水市东北部。北纬28.25—28.57,东经119.52—120.25。东临仙居县,东南靠永嘉县,南连青田县,西接丽水市,西北界武义县,东北依磐安县,北与永康市毗邻。唐武周万岁登封元年(696)分括苍东北界及永康南界置缙云县,属括州。缙云县总面积1503.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0.80万人。共有106个姓氏,234宗支。复姓上官主要分布于大洋镇大堰头村,舒洪镇风水坑村,双溪口乡下山头村,三溪乡后吴村以及县城、壶镇、新建等乡村散落点。2023年人口普查,缙云县上官姓氏人口1200人。几经变革,历尽沧桑,先祖后人,逆流而上。源 流缙云上官氏肇自黄帝后44代楚令尹芈子兰(公元前325—?)。姓以上官,郡赐天水。至汉桀(前140—前80)唐仪(608—664),北宋有质(990—1056),历91世,千年历史。浙遂上官氏福州闽北祖《上官宗谱》友德支系 :始祖 有质,生于端拱二年(989一1056)。子三:曾、凝、陶。凝下均,音,蟠,升,统。统生宜、又作怡、虞。六世 宜(1167一?)统公第五子。生二子:德明 友德浙江缙云天水郡第三届(1802)《官氏宗谱》德明之系 :一世 睦宗 生于宋淳化元年(990)甲午八月,原祖居闽邵禾坪。二子:长凝(1013)进士、尚书职,四世国宝徙居邵建楚下保。次粹。粹下潘,升,统。睦宗:从文字解释,睦:五行属火。最初见于西周金文。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睦亲近。本义:相互顺眼,恭敬和顺,友爱和好,亲密顺从。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谐,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宗:五行属金。见于商代甲骨文。释义:祖先流派,尊崇效法,开宗明义,变不离宗,谓作宗主或首领。先祖修谱时高瞻远望,唯恐后辈儿孙不明事理,始祖断谱,以火炼金,借推宗族,上和下睦,彼此敬仰。但查不到睦宗相关资料,却与有质相近。二世 粹(1017)进士、都御史,邵武禾坪。(此处相隔84年,疑缺二代。谱有插页,历届未补。)三世 潘(1101) 徒居汀宁泉上里。四世 升(1122) 泉上里新坊。五世 统(1143一?):宋绍定元年(1228)进士,端平二年(1235)任徐钜鹿知县,淳佑二年(1242)任金陵知府。统则统一,总括总领,广开思路,大胆改革。九村各取一名作九子,九派一统始朝宗。新(新坊)、留(留坑)、金(官衙坊)、豪(河坑豪亨)、虞(鱼钦)、修(路下)、冠(官坊)(此处上官启发宗亲有文为热水新坊)、丰(丰畲)、尾(魏坊)。名有地有,大概论不疑有错,也有“集各房九子为宗”的说法。缙云2000第十届《上官宗谱》收录“统公自命七言律”一首:官氏亘古至于今 历派源流振家声吾今生尔九兄弟 各在一方以安身人人立志守豪富 个个撑持家业均但今嘱咐清明节 永世皆临祭视亲先不言“诗是诗非”。单说她的版本:阅读上官启发宗亲在本诗一文中的“均”字如“凶”形,疑为文言文“通假”;缙云第十届《上官宗谱》在此诗中的三个“今”字,均印发为“令”字。不知何意?我们不得不承认祖先的智慧,义浅意明,滑稽荒谬。堂堂宋代进士、金陵知府,不忘乡村俚句。这样的七律,与其身份、阅历、知识层面皆有大大渊源,不怕贻笑大方?倘为氏族发展计,借“张冠李戴”用“自圆其说”,实乃用心良苦,开渠先河。当前,尚无法查阅到统公的对应资料,就出生年月与任职年限而言:百岁在岗,官职知府,史记无笔。六世 虞(1167—?),统公第五子。生二子:德明 友德丽水市上官家族联谊会会长上官子华先生,在研究浙江遂昌上官氏宁化祖一文中提出:“上官宜,乾道三年(1167一?)。与马氏香娘为宁化虞钦开基祖,建一祠,名曰安基。”缙云2000第十届《上官宗谱》 :“于元大德九年乙巳(1305)岁置买汀宁泉上里虞钦村,娶马氏香娘。生卒俱缺”。乾隆四十四年(1779)岁次己亥,天水郡第三届《官氏宗谱》凡例:“以五世者取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之”。嘉庆七年(1802)壬戌,维斌草书手抄本编谱完成。断代虞公之长子德明(1185 ?)、次子友德(1188—?)为始祖,立24字排行字母:十百千万 富显荣华 贤良广积福禄时昌 康宁从善 奕世芬芳一世 行十 德明(1185?) 居福建福州府闽县。生百:福礼,生千:克孝,生万:月永,生富:远忠,生显:福兴,生荣:四郎。一世 行十 友德(1188)居虞钦村山塘内。生百:五一 、生千:三八、 生万:十一、生富:四益、生显:福郎、生荣:五郎。缙云谱 德明公下 七世 四郎 生子三:某、某、念。遂昌草谱 友德公下 七世 五郎(泰定三年1326一?),子四: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八世 行华 念三郎 生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谱之“过继”,实属伟大创举。谁是亲出并不重要,八代归宗已成事实。多方研究探讨,发现其时代背景:元朝末年,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1367),红巾军起义。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人与民间宗教结合,拉拢修河民工,宣传弥勒下凡、明王出世,反抗元朝的残酷统治和沉重税负。加上地震、暴雨、瘟疫等自然灾害,全国各地响应强烈,导致民不聊生,人口锐减。念公出生在此战乱,一丝吊千均,实属天意,不灭吾族。九世 寿 行贤 生卒缺 娶张氏合葬水竹窠 生一子 大用(福建邵武谱未发现寿此人)丽水市上官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官南星教授在发表诸多研究文章中,涉及十世大用一词,主观上承认有“寿”的存在。十世 行良 大用 迁浙西南仙居缙云上官始祖 生卒缺缙云谱:“行 良一 讳大用 字典礼 葬大邱田背 娶张氏 又娶杨氏葬麻圆铺尾转合葬秋竹谭戌山辰向 生二子 法里 法江”。十一世 行广 法里 生二子 有寅 有义十二世 行积 有寅(1495) 生二子 志旺 志仲十三世 行福 志旺(1523) 生四子 廷林 佳林 在林 蒙林十四世 行禄 佳林(1649) 蒙林(1655)在林(1662)志旺与佳林父子相差126年,在林相差139年,疑缺三代。友德公下十世 上官定通 永乐五年(1407一?)生于明成祖朱棣(1360一1424)《永乐大典》编纂年间。十一世 仁孙 正统二年(1437)十二世 得世 天顺四年(1460)十三世 宗显 成化二十年(1484)十四世 覆融 (生卒不详)大凡祖上生平之事,活字木刻排谱者,虽是“非遗传承”,但活字不足,造字刻误,又捡错一字跨出百年,导致一错再错。缙云2000年第十届宗谱,有三个严重问题,有待借鉴。一是时间仓促,宣传不到位,100多名裔孙没能入谱;二是班底老化,文化缺少,且追求报酬。无钱不入谱。三是活字捡校工作不到位,错处百出:如十届谱大堰头村“ 行禄五 蒙林 顺治乙未(1655)二月初一日子时生 康熙辛亥(1671 )八月初一日午时卒。生三子 维循 维炳 维庚”。蒙林公年仅16岁! 第三届谱载:“ 行禄五 蒙林 康熙庚戌1655)八月初八日酉时生 乾隆祭酉(1753 )六月初十三日酉时卒。生三子 维循 维炳 维庚”。享寿83岁。两届之谱,相去甚远。何哉?洪迈(1123一1202年)在《容斋随笔》中,对《元和姓纂》的评语是“诞妄最多”,“姓氏之书,大抵多谬误”。《贞观氏族志》,今已亡其本。国朝所修《姓源韵谱》 ,尤为可笑。一本家谱,原是宗族姓氏文化传承。虽有错误,贵在理解。德明与友德公裔下 十世至十四世 出生年代 仅供参考。《缙云姓氏志》载:明万历年间(1573一1619)上官福兴迁至上杭胜运里石铭乡箱古,其4世孙上官大用有子二:长曰法里,次曰法江。清康熙年间(1655一1671),法江之孙上官志良(1674一1748),法里曾孙上官蒙林(1655)从福建迁缙云十四都大堰头;法里曾孙上官云富(1659),5世孙上官维德(1700一1785)和上官维光(1702一1774)迁缙云十五都风水坑。清乾隆年间(1736一1795),友德公下19世 行从 上官云先(1718)、云周(1726)、云伦(1743)、云杰(1749)从宁化招贤里冢下迁居缙云溪头。仅居1世,又相继转迁金华叶头、丽水沙岸等地。云伦之孙上官承进复迁回缙云壶镇溪头。至此,虞公之子德明、友德之裔孙在仙居缙云生根开花。据丽水市上官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上官洪先生对宗谱研究 :大用公迁浙江台州仙居安仁西寮下,疑似棚民,受聘看山而自耕衍族。上官志良迁入缙云大堰头租厂居住,有契约,先是棚民,其后居民。仙居安仁西寮下,与缙云县大源乡、大洋镇交界。解放前至1962年较长时间为缙云县署管辖,为缙云县南一区安岭乡。因山脊地薄,空间狭窄,儿孙外迁,或分台处,或回原籍。又福建各府,氏族连襟,千里投亲,重重险阻。缙云上官,散居四处,为求生计,奋力拼搏。这正是:涧水悠悠寒与暑,月光淡淡有若无。关山万里茫茫路,补服顶戴今何处?
作者简介 上官新友,男,汉族,1959年10出生,浙江缙云人。大学本科,群文副研究馆员,研究员,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协八届理事,编辑,编剧,文艺评论家。.............................................................
|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祝贺上官(官)氏五二郎公宗祠奠基圆满顺利完工 下一篇:厦门联谊会2024年中秋博饼家宴即将开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