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2017年  
要闻导播:上官(官)氏家族(福州)联谊会换届和2025年年会隆重举行  关于举行上官(官)氏家族(福州)联谊会换届和2025年年会的通知  厦门联谊会2024年中秋博饼家宴即将开启!  新春贺信  关于举办上官(官)氏家族(福州)联谊会2024年年会的通知  
全站搜索:    
· 首页 - 世系类
上官姓氏渊源世系主干序列
来源: 点击:4610 时间:2018-08-21
 上官姓氏渊源世系主干序列
上官泽玉
浙江省长兴县
上官姓氏渊源世系主干序列

浙江省长兴县上官泽玉根据史料整理

【编者按】上官氏肇自姬姓(轩辕氏)黄帝第39世裔孙——芈姓(熊氏)熊绎之后,上官氏尊楚怀王幼子上官大夫芈子兰(黄帝第65世裔孙)为上官复姓始祖。

一、姬姓(轩辕氏)(1—35世)
【编者按】姬姓自1世黄帝(轩辕)起传有35世,1—11世列于后,12—35世暂无资料可考证,资料暂缺,待考证后再续出。
001【一世祖】——黄帝(前2718年——前2597年)
黄帝。姓姬,公孙。名轩辕。父少典。母附宝。共二十五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十二姓。曰: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妻曰嫘祖,生子:玄嚣、昌意。
诞生:公元前2718年,农历三月初三。驾崩:公元前2597年。寿命:121岁。
即位:公元前2697年即位,甲子。在位100年(即公元前2697-公元前2597在位)。
002【二世祖】——昌意(约前2377—前2278)
昌意。轩辕黄帝次子。配蜀山氏。寿百岁,葬山东曲阜城东云阳山。
据司马迁考证,黄帝有四个妃子,其中西陵之女,名曰嫘祖,是黄帝的正妃。嫘祖生了二个儿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居住在江水;其二曰昌意,居住在若水。若水在蜀地,黄帝就为昌意娶蜀山氏女,名曰昌璞(仆),后来昌意与昌仆所生的子孙,都以山名封部落号。
据史料介绍,黄帝年纪大后,曾命其子昌意征讨九黎部落。昌意将九黎驱逐至今云贵川一带,自己也就屯兵在川西。这期间,他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后代颛顼。
[昌意,他是黄帝和嫘祖的儿子,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二子为嫘祖所生,长子为玄嚣,次子昌意。据载黄帝二十九年(前2839年),嫘祖于若水(雅安荥经)生昌意。黄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于四川若水。其后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有一子颛顼。后来昌意北迁至中原,建昌意城(今河南南乐西北),颛顼后为部落首领,生鲧,鲧生大禹。]
003【三世祖】——乾荒(约前2350—?)
乾荒(干荒、韩流)。干荒,即韩流,昌意之子。
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有些祖系中没有本世祖。从“钱”姓祖源查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颛顼生称……”中有“韩流”这一世祖。]
004【四世祖】——高阳氏颛顼(约前2321—前2224)
颛顼帝。姓姬,是乾荒之子,[又说:轩辕黄帝的孙子,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带),实居穷桑,其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十岁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都于帝丘(今濮阳县西南)。在位78年,寿98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针对巫术盛行之风,下令民间禁绝巫教;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帝喾是颛顼的族侄,15岁帮助颛顼治理天下,30岁登帝位,其在位期间严以律己,是一位万民诚服的帝王。
005【五世祖】——伯称(约前2290——?)
伯称(又名偁、伯偁、伯服,孺帝)。伯称自小好游,行踪无定。《史记》云:“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其母为滕贲氏(腾隍氏、胜奔氏)之女名女禄(绿、娽1u)。
颛顼帝九嫔中有两位德淑贤慧的妃子,一位叫邹屠氏,一位叫胜奔氏。
滕贲氏(腾隍氏、胜奔氏)之女又名叫女禄(绿、娽1u),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叫季禺,季禺早死。一个叫伯称(又名偁、伯偁、伯服,孺帝),伯称自小好游,行踪无定。也有传说后来在东海外建立了颛顼国。
006【六世祖】——卷章(约前2260——?)
卷章,即老童。传说为我国道教始祖。娶妻曰女娇,生重黎、吴回(祝融)。
《史记》云: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山海经大荒西经》云:“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
007【七世祖】——吴回(约前2230—前2131)
吴回。居火正,即火神祝融。卷章次子。姬姓,系沃土荆源人。为帝喾高辛氏之士,以功列五祀,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前2204-前2141)命曰“祝融”,都于郐国,今河南郑州府新郑县祝融虚,即郐都也。在位百年,天下治平,万物咸宜。听龠州之鸣,鸟谐神明,而和人声,是以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寿命长百岁,而移风易俗。则乐歌为之节文也。寿终,葬于新郑。娶鬼方国筑氏女,生子:陆终。据《中华姓氏源流通谱简本》:伯称─卷章─吴回─晏安,衍传第137代明朝朱元璋。
008【八世祖】——陆终(约前2200—?)
陆终。吴回之子,后代黄、苏、顾、温、董、彭、曹等。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吴回生陆终。陆终(《索隐》引《系本》:“陆终娶鬼方氏妹,曰女嬇。”)生子六人。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钱氏渊源世系主干表:1黄帝—2昌意—3乾荒(干荒.韩流)—4颛顼(高阳)—5称(偁.伯偁)—6老童(卷章)—7吴回(重黎之弟,官至祝融)—8陆终(前面8世与笔者论证相同)—9篯铿(彭祖、彭伯铿)。]
009【九世祖】——季连(前?——?)
季连。陆终之六子。得啱(芉、莘)姓。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索隐系本云:“六曰季连,是为啱姓。季连者,楚是。”宋忠曰:“季连,名也。啱姓所出,楚之先。”啱音弥是反。啱,羊声也。
010【十世祖】——附沮(前?——?)
附沮,又附叙。季连之子。生子冗熊。
011【十一世祖】——冗熊(前?——?)
冗熊。附沮之子。

二、芈姓(熊氏)(36—65世)
【编者按】(史料上有说“季连”是芈姓始祖,又有说“熊绎”是芈姓始祖。这里将楚国时期芈姓熊氏王族均纳入本范畴)
036【一世祖】——熊蚤(前?——?)
熊蚤,即鬻熊。(楚国君主在位前?—前?。继任:子熊丽)。是芈姓季连部落酋长(季连之苗裔),跟随西伯昌周文王灭商。贾谊《新书》说,周文、武、成王三代都以鬻熊为师。居丹阳在今丹水之阳,“鬻熊子,蚤卒”,其子熊丽继位。
037【二世祖】——熊丽(前?——?)
熊丽。(前任:父熊蚤。楚国君主在位:前?年—前?年。继任:子熊狂)楚人以熊为氏始自熊丽,居住在荆山与睢山之间(湖北南漳西北李庙镇),南漳位于“南条荆山”山麓,被史学家定为“楚文化发祥地”。《墨子·非攻下》说:“昔者楚熊丽始封此睢山(荆山)之间,越王繄亏出自有遽,始邦于越,唐叔与吕尚邦齐晋,此皆地方数百里,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038【三世祖】——熊狂(前?——?)
熊狂。熊丽之子。(前任:父熊丽。楚国君主在位:前?年—前?年。继任:子楚熊绎)楚熊狂生熊绎,周成王时代,成王要举用文王、武王功臣的后代,于是熊绎受封为楚君,赐田地,姓芈氏,居丹阳。
039【四世祖】——楚熊绎(前1043——?)(黄帝第三十九世裔孙)
楚熊绎。楚熊狂之子。黄帝第三十九世裔孙。于公元前1063年建立了楚国,建都丹阳。(前任:父熊狂。楚国君主在位:前1063年—前?年。继任:子楚熊艾)。楚熊狂生熊绎,周成王时代,成王举用文王、武王功臣的后代,于是熊绎受封为楚君,赐“子男”田地,姓芈氏,居丹阳,“俱事成王”,曾参加岐阳之会(今陕西岐山县东北),管理置茅缩酒,并与鲜卑酋长一起“守燎”。熊绎僻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以桃弧棘矢供奉周天子。熊绎子熊艾继任为楚君。
040【五世祖】——楚熊艾(前?——?)
楚熊艾。芈姓,熊氏。(前任:父楚熊绎。楚国君主在位:前?年—前?年。继任:子楚熊黑旦)。
史记集解服虔曰:“周昭王南巡狩,涉汉未济,船解而溺昭王,王室讳之,不以赴,诸侯不知其故,故桓公以为辞责问楚也。”索隐宋衷云:“昭王南伐楚,辛由靡为右,涉汉中流而陨,由靡逐王,遂卒不复,周乃侯其后于西翟。”(齐太公世家第二)这件事可能发生在熊艾至熊杨在位期间。
041【六世祖】——楚熊黑旦(前?——?)
楚熊黑旦(《史记》原文作[黑旦],非黵)。(前任:父楚熊艾。楚国君主在位:前?年—前?年。继任:子楚熊胜)。芈姓,熊氏。是中国周朝时楚国的君主,楚熊艾之子,并继他成为国王,熊黑旦生熊胜。
042【七世祖】——楚熊胜(前?——?)楚熊杨(前?——?)
楚熊胜。(前任:父楚熊黑旦。楚国君主在位:前?年—前?年。继任:弟楚熊杨)。芈姓,熊氏,楚熊黑旦之子。熊胜以弟熊杨为后。
楚熊杨。(前任:兄楚熊胜。楚国君主在位:前?年—前?年。继任:子楚熊渠)。芈姓,熊氏,索隐邹诞本作“熊锡”,一作“炀”, 楚熊黑旦之子,熊胜之弟。熊杨生熊渠。
043【八世祖——楚熊渠(前?——?)】
楚熊渠。(前任:父楚熊杨。楚国君主在位:前?年—前?年。继任:子楚熊挚)。是楚熊杨之子。熊渠有三子:长子熊康(熊毋康)、次子熊红(熊挚红)、少子执疵。熊渠依西周体制立长子熊康为句亶王,次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熊毋康早逝,次子熊红为继承人,少子执疵发动政变,弑兄代立为君,改名熊延。
044【九世祖】——楚熊挚(前?——?)楚熊延(前?——前848)
楚熊挚,原名熊挚红。(前任:父楚熊渠。楚国君主在位:前?年—前?年。继任:弟楚熊延)。是楚熊渠的次子。熊渠有三子:长子熊康(熊毋康)、次子熊红(熊挚红)、少子执疵。熊渠立挚红为鄂王。由于长兄熊康早逝,熊渠卒后挚红成为继承人,其弟越章王执疵发动政变,弑兄代立为君,改名熊延。
楚熊延,原名熊执疵。(前任:兄楚熊挚。楚国君主在位:前?年—前848年。继任:子楚熊勇)。是楚熊渠的少子。熊渠有三子:长子熊康(熊毋康)、次子熊红(熊挚红)、少子执疵。熊渠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越章王执疵发动政变,弑次兄鄂王熊挚红代立为君,改名熊延。前847年熊延卒,子楚熊勇立。
045【十世祖】——楚熊勇(前?——前838)、楚熊严(前?——前828)
楚熊勇。(前任:父楚熊延。楚国君主在位:前847年—前838年。继任:弟楚熊严)。芈姓,熊氏,原名芈熊勇。熊勇六年,周人造反,周厉王出奔彘国。熊勇十年(前838年)卒,弟熊严为后。
楚熊严。(前任:兄楚熊勇。楚国君主在位:前837年—前828年。继任:子楚熊霜)。芈姓,熊氏,原名芈熊严,熊勇之弟。主要活动于荆山(今南漳西北)及其西周,有子四人,长子伯霜,中子仲雪,次子叔堪,少子季徇。熊严十年(前828年)卒,长子伯霜代立,是为熊霜。
046【十一世祖】——楚熊霜(前?——前822年)
楚熊徇(前?——前800年)
楚熊霜。(前任:父楚熊严。楚国君主在位:前827年—前822年。继任:弟楚熊徇)。楚熊严之子。熊霜元年(前827年),周宣王初立。熊霜六年(前822年)去世,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避难于濮,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
楚熊徇。(前任:兄楚熊霜。楚国君主在位:前821年—前800年。继任:子楚熊咢)。楚熊霜之季弟,楚熊严之子。熊霜六年(前822年)去世,三弟争立。仲雪死;叔熊(叔堪)避难于濮,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十六年,郑桓公初封于郑。二十二年,熊徇卒。
047【十二世祖】——楚熊咢(前?——前791年)
楚熊咢。(前任:父楚熊徇。楚国君主在位:前799年—前791年。继任:子楚若敖)。芈姓,熊氏,原名芈熊咢,楚熊徇之子。熊咢九年卒,其子熊仪即位,是为若敖。
048【十三世祖】——楚若敖(前?——前764年)
楚若敖熊仪。(前任:父楚熊咢。楚国君主在位:前791年—前764年。继任:子楚霄敖)。楚熊咢之子。周平王七年(前764年)熊仪卒,被尊为“若敖”,这是楚君有谥号的开始。若敖的长子熊坎立,是为楚霄敖。
049【十四世祖】——楚霄敖(前?——前758年)
楚霄敖熊坎。(前任:父楚若敖。楚国君主在位:前764年—前758年。继任:子鼢冒)。楚若敖熊仪之长子。霄敖卒,子熊眴立,是为鼢冒。
050【十五世祖】—楚鼢冒(前?——前741)楚武王熊通(前?——前690)
楚鼢冒熊眴。又作楚厉王(见《左传》)。(前任:兄楚霄敖。楚国君主在位:前757年—前741年。继任:弟楚武王)熊霄敖长子,在位始启濮,“开濮地而有之”,向濮人之地拓土,征服陉隰。若敖氏娶妻于云,生斗伯比,楚国始有斗氏。十七年,被弟熊通杀死(一说熊通杀鼢冒之子)。
楚武王芈熊通。(前任:兄楚鼢冒。第十七代君主。在位前740年-前690年。继任:子楚文王)。熊仪之孙,楚霄敖次子,楚鼢冒之弟。熊通杀兄鼢冒(一说鼢冒子)称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方时周室衰微,故无可奈何。熊通娶邓侯女邓曼为妻。周桓王十六年,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年)夏天邀请诸侯到沈鹿(湖北钟祥县东)会盟,与会者有巴、庸、濮、邓、绞、罗、轸、申、珐郧、江诸国,只有黄,随二国国君未到。武王派大夫蒍章去责备黄国,大夫屈瑕去攻伐随国,随国大败,随侯逃逸,戎右少师为斗丹俘获,自此不敢造次。熊通自立为“武王”。自此,楚君皆称“王”。 子楚文王继位。
051【十六世祖】——楚文王熊赀(前?——前677年)
楚文王熊赀。(前任:父楚武王。楚国君主在位:前689年—前677年。继任:子楚庄敖)。楚武王之子。从丹阳迁都于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采用“板筑法”筑城。继承乃父遗志,尚武强国,灭息、邓、申、夔诸国,大大扩充了楚国的版图。楚文王六年(前684年)楚出兵伐蔡国,败蔡于莘,俘蔡哀侯。蔡哀侯向楚文王称赞息妫乃天下第一美女。于是文王访息国,受到息侯接待,却乘机灭息,占有息妫。息妫生熊艰、熊頵二子。
楚文王十三年(前677年)出师抵御巴国入侵,大败而还,郢都城门官鬻拳闭门不纳,迫使其转兵伐黄国,大破之。还师及湫时,得病,至六月卒。鬻拳自杀殉葬。子熊艰立,是为庄敖。
052【十七世祖】——楚庄敖熊艰(前?——前672)
楚成王熊恽(前?——前626)
楚庄敖熊艰。(前任:父楚文王。楚国君主在位:前676年—前672年。继任:弟楚成王)。楚文王之子。熊艰在位,继续富国强兵,逐鹿中原。楚庄敖五年(前672年)熊艰欲杀其弟恽。恽奔亡随国,借随人之助杀艰自立,是为楚成王。
楚成王熊恽。(前任:兄楚庄敖。楚国君主在位:前672年—前626年。继任:子楚穆王)。楚文王之子,于前672年成王杀其兄而即位,同年晋文公逃到过楚国。于前638年,宋襄公攻楚,楚成王胜。楚成王三十五年(前637年)子玉率师伐陈,取焦、夷,城顿而还。子玉继任令尹。同年冬天,晋公子姬重耳由郑至楚,成王以上公之礼待之。子玉请杀重耳,成王不许。楚成王三十七年(前635年)子玉追秦师。以祝融、鬻熊为其先祖。楚成王四十年(前632年)晋文公依照对楚成王之诺言(参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退避三舍”(九十里),以避楚师。同年四月,城濮之战,楚师大败,子玉自杀,蒍吕臣继为令尹。楚成王四十六年(前626年),黜太子商臣,十月,商臣以宫甲围困成王,楚成王自缢死。子:楚穆王熊商臣、熊职。
053【十八世祖】——楚穆王商臣(前?——前614年)
楚穆王芈商臣。(前任:父楚成王。楚国君主在位:前625年—前614年。继任:子楚庄王)。楚成王的长子,听潘崇计,攻打父亲,父亲自杀后,自立为王。在位十二年,国内形势基本稳定,楚穆王九年(前617年),穆王镇压了楚大夫斗宜申与仲归,统治更加稳定。死后由其子侣即位,是为楚庄王。
054【十九世祖】——楚庄王熊侣(前?——前591年)
楚庄王熊旅(吕、侣)。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前任:父楚穆王。楚国君主在位:前613年—前591年。继任:子楚共王)。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中国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于公元前613年登基,即位之初,沉迷声色,荒于政事,并下令拒绝一切劝谏,违者“杀无赦”。大臣伍举冒以隐言进谏,称楚国高地有一大鸟,栖息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鸟,当时庄王即位已经第三年,庄王知道伍举在以大鸟讽喻自己,于是回答说,大鸟三年不飞,飞则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然而此后数月,庄王依然如故,仍旧以淫乐为好,大夫苏从冒死再次进谏,庄王终于听从劝告,奋起图治,诛杀小人,任用贤良,使得楚国国力日益强盛。随后庄王奋起图强,先后任用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整顿内政,厉行法制,百姓安居乐业,兵力日益强盛,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为庄王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穿由于庄王日后取得丰硕业绩,确应验其所言“三年不鸣,鸣必惊人”,后世称为“一鸣惊人”。
055【二十世祖】——楚共王熊审(前601年-前560年)
楚共王熊审。(前任:父楚庄王。楚国君主在位:前590年—前560年。继任:子楚康王)楚庄王之子,时年幼,由重臣令尹(相当于丞相)子重专政,楚共王六年(前585年)发生“子仪之乱”,大夫析公逃到晋国,成为谋士,这是“楚才晋用”的典故。楚共王十六年(前575年)6月,在鄢陵地区(今河南鄢陵西南),晋楚进行了一场大战,史称鄢陵之战,楚共王中箭负伤,公子茂成了俘虏,军帅子反自杀。楚共王三十一年(前560年),楚共王积郁成疾,临死之前,曾令臣下尽皆退走,独留令尹交待后事,要臣下给予恶谥,请谥为“灵”或“厉”。子:楚康王熊招、楚灵王熊围、楚王熊比、熊黑肱、楚平王熊弃疾。
056【二十一世祖】——楚康王熊昭(前?——前545年)
楚康王芈昭。(前任:父楚共王。楚国君主在位:前559年—前545年。继任:子郏敖)楚共王之子。即位五年,担心“国人谓不谷主社稷而不出师,死不从礼”,出兵伐郑。前557年,与晋国发生湛阪之战,遭败师。鲁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楚国大夫椒举为楚康王猜忌,愤而奔晋,楚国大夫蔡声子返楚,与令尹(宰相)子木会谈,言及晋、楚两国政事,声子指出:“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这是成语【楚材晋用】的典故。楚康王十五年(前545年)冬天,康王卒。
057【二十二世祖】——楚郏敖熊员(前?——前541年)
楚郏敖熊员。(前任:父楚康王。楚国君主在位:前544年—前541年 继任:叔父楚灵王)。楚康王之子。在位时,其叔公子围任令尹,有篡位野心。他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在郑边境修筑犨、栎、郏三城,郑人害怕。四年,公子围弑楚郏敖及其子熊慕、熊平夏而自立,是为楚灵王。
056【二十一世祖】——楚灵王熊围(前?—前529)楚王熊比(前529)
楚平王熊弃疾(?—前516)
楚灵王芈围。(前任:侄楚郏敖。楚国君主在位:前541年—前529年。继任:弟楚王比)。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楚郏敖自立,偏爱细腰美女,“楚王好细腰,一国皆饿死”,就是指他。楚灵王三年(前538年),楚灵王率兵攻吴,捉住了庆封。有一次齐国晏婴来访,要他钻门洞进来,晏子笑嘻嘻的说:“反正出使到狗国,就应该从狗洞进去嘛),另外“橘逾淮为枳”也是两人斗智的故事。
前529年楚国人民推翻了他的统治,灵王逃亡,随从相继离去,最后吊死郊外。灵王有二子熊禄(世子)、熊罢敌,都被蔡公熊弃疾杀死。
楚王比芈比。(前任:兄楚灵王。楚国君主在位:前529年。继任:小弟楚平王)。楚共王的第三子,楚康王、楚灵王的弟弟。前541年,楚灵王芈围侄儿楚郏敖自立,公子比北逃晋国。前529年,楚国人推翻楚灵王,芈比回国即位。不久又被弟弟芈弃疾逼迫自杀。
起初,楚共王有五个宠爱的儿子:芈昭、芈围、芈比、芈皙、芈弃疾,没有嫡长子可立。于是就祭祀群神,请神来决定派谁主掌国家。楚共王暗中和巴姬在祖庙内埋藏一块璧玉,然后召见五个公子斋戒入内,芈昭跨璧而过,芈围用手肘爬过,芈比、芈皙都远离璧玉,没有从上面经过。芈弃疾年幼,被抱进庙,一拜再拜都正好压在璧上。
所以芈昭以长子而即位,为楚康王,到了他的儿子楚郏敖失国,芈围为楚灵王,结果身遭弑杀。芈比做了十几天的王,芈皙不得即位,又都被杀。四人都没有后代。唯独芈弃疾,后来即位为平王,终于延续楚国的世系。
楚平王熊弃疾。又称为陈君弃疾。(前任:兄楚王比。楚国君主在位:前528年—前516年。继任:子楚昭王)。即位后改名熊居,楚灵王之弟。楚灭陈后立他担任陈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前533年至前529年,后楚灵王死,楚平王立,为了与各诸侯国和好,求陈后,楚平王立陈哀公子陈悼太子妫师之子妫吴为陈国君主,陈国复国。以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忌做太子少傅。平王派费无忌替太子建到秦国去迎接秦女孟赢来和太子结婚,孟赢甚美,无忌便劝平王自己娶她,宠信有加。伍奢后来被费无忌迫害而死,其子伍子胥逃至吴国,先后兴兵伐楚五次。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阖闾率伍子胥等又大举伐楚,占领了楚国的都城。那时平王已死,昭王逃亡随国(今湖北随州)。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史称柏举之战。
子:熊建,字子木,郧女所生;熊申,字子西,庶出;熊结,字子期,庶出;熊启,字子闾、楚昭王熊珍,孟嬴所生。
057【二十二世祖】——楚昭王熊珍(前?——前489年)
楚昭王熊珍。(前任:父楚平王。楚国君主在位:前516年—前489年。继任:子楚惠王)。楚平王之子。楚昭王十年(前506年)伍员率吴师伐楚,攻入郢都,楚昭王出亡,逃到云梦泽时,被吴军射伤,又辗转逃到郧国、随国。申包胥入秦乞师救援,秦王起初不答应,申包胥便跪秦庭而哭,七日不绝,秦哀公感其忠诚,于是出兵救楚,吴兵乃退,楚昭王回到郢都,赏功臣,包胥逃而不受。哀公六年(前489年),楚昭王见“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的天象,不久吴王夫差攻打陈国,陈国向楚昭王求援,昭王领大军前去营救,死于军中。
058【二十三世祖】——楚惠王熊章(前?——前432年)
楚惠王熊章。(前任:父楚昭王。楚国君主在位:前489年—前432年。继任:子楚简王)。为中国历史上春秋晚期、战国初期的楚国君主,在位四十七年。他即位后,接受郢亡的沉痛教训,重用子西、子期、子闾等人,改革政治,与民休息,発展生产,使楚国得以迅速复苏,使楚国重又步上争霸行列。
059【二十四世祖】——楚简王熊中(前?——前408年)
楚简王熊中。(前任:父楚惠王。楚国君主在位:前431年—前408年。继任:子楚声王熊当)又称柬大王,楚惠王之子。在位二十四年,即位初北伐灭莒(今山东莒县),以莒为邑;简王十九年(前413年)伐魏、攻至上洛(今陕西洛南);并三度围攻宋国都城。
060【二十五世祖】——楚声王熊当(前?——前402年)
楚声王熊当。(前任:父楚简王。楚国君主在位:前407年—前402年。继任:子楚悼王熊疑)。楚简王之子。在位仅六年,社会动荡不安、国事积弊日深,为“盗”所杀。楚悼王继位。
061【二十六世祖】——楚悼王熊疑(前?——前381年)
楚悼王熊疑。(前任:父楚声王。楚国君主在位:前401年—前
381年。继任:子楚肃王熊臧)。楚声王之子。楚悼王十一年(前391年)在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开封西南)被三晋打败。任用吴起为令尹(宰相),掌军政大权,变法图强。实行“明法审令”、“减爵禄”、“卑减大臣之威重”、“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建设郢都。楚国由弱变强,南平百越取得苍梧(今广西西北角),在西和秦,在北巩固陈、蔡之地,往北救赵,前381年,与魏军大战于州西,出梁门,军驻林中,兵锋直抵黄河两岸。楚、赵大胜魏国,开拓了楚国疆土。同一年,楚悼王死去,吴起率军回国,被楚国贵族杀死。
062【二十七世祖】——楚肃王熊臧(前?——前370年)
楚宣王熊良夫(前?——前340年)
楚肃王熊臧。(前任:父楚悼王。楚国君主在位:前381年—前370年。继任:弟楚宣王)楚悼王子。楚悼王刚死,旧贵族射杀吴起,吴起跑入灵堂,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结果贵族殃及楚悼王的尸首。楚肃王继位后,以伤害悼王尸体罪,收捕作乱贵族七十余家,并处以三族之刑。楚肃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今湖北松滋),楚被迫筑扦关(今湖北宜昌市西),进行防御。楚肃王六年(前375年)魏攻楚,战于榆关(今河南中牟西南),韩国乘机而攻灭郑国,并迁都至郑(今河南新郑)。楚肃王十一年(前370年)卒,其弟熊良夫继位,是为楚宣王。
楚宣王熊良夫。(前任:兄楚肃王。楚国君主在位:前369年—前340年。继任:子楚威王)。楚肃王弟,肃王无子,良夫继任。遣师西侵巴地(四川重庆以东巴国东南),前343年又发兵灭亡陈、蔡。令尹昭奚恤当权,北方诸国都怕他。宣王甚异之,大臣江乙告诉宣王,昭奚恤只是狐假虎威,靠著宣王的权势作威作福。楚宣王卒,子熊商立,是为楚威王。

063【二十八世祖】——楚威王熊商(前?——前329年)
楚威王熊商。(前任:父楚宣王。楚国君主在位:前339年—前329年。继任:子楚怀王)楚宣王之子。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败越王无疆,尽取吴地,在长江边在石头山(今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宋代有所谓威王埋金的故事,楚威王觉得南京“有王气”,吩咐在龙湾(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埋金。
楚威王七年大军伐齐,与齐将申缚战于泗水,进围徐州,大败申缚。威王十一年而卒,子楚怀王熊槐继位。
064【二十九世祖】——楚怀王熊槐(前?——前299年)
楚怀王芈槐。(前任:父楚威王。楚国君主在位:前328年—前299年。继任:子楚顷襄王)楚威王之子,楚国之王,任用佞臣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宠爱南后郑袖,排斥左徒大夫屈原,为人利令智昏,国事日非。
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瞟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秦王胁迫怀王割地,怀王不肯。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楚顷襄王。
前297年楚怀王逃走,秦人封锁通往楚地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境,赵国不敢收留他,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回。前296年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065【三十世祖】——楚顷襄王熊横(前?——前263年)
楚顷襄王熊横。简称楚襄王。(前任:父楚怀王。楚国君主在位:前298年—前263年。继任:子楚考烈王)。楚怀王之子。熊横为太子时,曾经在齐国当人质。前299年楚怀王被秦国扣留后,齐湣王让熊横返回楚国,楚人立熊横为王,是为楚顷襄王。顷襄王元年(前298年),秦国知道楚国另立新君后,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前278年。屈原投河自京顷襄王迁都于陈。前263年秋,顷襄王去世。
065【三十世祖】——楚公熊子兰(前?——前?年)
子兰。楚怀王幼子、楚顷襄王之弟。顷襄王熊横时,封其弟子兰为令尹(上官大夫)。子兰为复姓上官氏之始祖。

三、上官氏前18世祖:(65——82世)
【编者按】上官复姓源自姬姓黄帝轩辕氏之裔,为楚国芈姓熊氏之后。楚怀王幼子子兰,(黄帝第六十五世裔孙),官至楚令尹(上官大夫)。子兰的子孙就以上官为姓。子兰为复姓上官氏之始祖。
065【一世祖】——子兰(前325——前257年)(黄帝第65世裔孙)
子兰。子兰公祖姓芈,楚怀王幼子、楚顷襄王之弟。聪惠贤能,王甚爱之。初为楚国公族上官大夫,封地上官邑。怀王赐子兰公及裔以上官为姓。上官为“荆楚十八姓”之一。顷襄王时(前299——前264),子兰公为楚令尹(宰相)36年。妣景氏。子三:涵、峻、屹。居葬丹阳(今湖北秭归)。
子兰为复姓上官氏之始祖。
066【二世祖】——上官屹(前291——前?年)
上官屹,子兰公稚子。(楚)考烈王时官至大夫,楚幽王时官左徒。
妣荆氏。子二:成(官司马)、能。
067【三世祖】——上官能(前262——前?年)
上官能,屹公次子。前262——?(秦)公元前223年,秦亡楚,能公等族人被迫迁往关中(今陕西一带)。妣靳氏。子二;玄、易。
068【四世祖】——上官易(前236——前?年)
上官易,能公次子。前236——?(秦)治粟内史。
妣屈氏。子三:珧、洪、玮 。
069【五世祖】——上官玮(前206——前?年)
上官玮,易公少子。前206——?(汉)陇西都尉。妣项氏。子二:荣、华(华公西徙天水,生旦(事惠帝为中尉),旦公生揆。揆公受杰公和安公案之牵连,被斥藉,其家人及裔或被杀,或逃亡,或改官、关、管、尚、严、包等氏)。汉立,高祖以地方豪族实关中。上官氏却又被迫背井离乡,徙往陇西上圭(今甘肃天水一带)。族祖含辛茹苦,奋发图强,很快在天水成为名门望族。故“天水堂”、“天水郡”成为上官氏的堂号和发祥地。
070【六世祖】——上官荣(前177——前?年)
上官荣,字显昀,玮公长子。前177——?(汉)天水郡丞。
妣钟吾氏。子二:杰、咯
071【七世祖】——上官桀(前140——前80年)
上官桀,字少叔,荣公长子。(汉)孝武帝时杰官拜左将军,与李广利统率汉军,北拒匈奴,西征西域,拓疆守土,战功显赫,官太仆,与桑弘羊、霍光同授汉武帝遗诏辅佐少主,封安阳侯。杰公因毁立之事,与霍光政见相左,于公元前80年被害、灭族。此乃上官氏族史上首次大劫难。
妣伍氏,子:安、亨(官司寇)。
072【八世祖】——上官安(前126——前80年)
上官安,字子发,杰公长子。(汉)车骑大将军,随杰公扫匈奴,征西域,拓疆域,功赫,被汉武帝封为桑乐侯。妣霍氏。安公女一:云霓,前89年生,为孝昭帝后——上官皇后,继尊为刘贺帝皇太后、孝宣帝太皇太后。卒于前37年);安公子三:斯、吉(前80年,均与杰、安祖孙三代同罹难)、期(为霍氏遗腹子)。
073【九世祖】——上官期(前79——前17年)
上官期,字孚兴,安公之三子。(汉)元凤二年(前79)——鸿嘉四年(前17年)。杰公家族罹难之时,安公妣霍氏(霍光女),有孕在身,勉祸、匿成。初隐姓没名,公元前66年,霍氏灭族后始出。幸上官氏一脉尚存。子:熙。
074【十世祖】——上官熙(前56——?年)
上官熙,字冀尚,期公子。生于汉朝五凤二年(前56)。(汉)天水郡守。
妣麻氏。子二:由、焕。
075【十一世祖】——上官由(前25——?年)
上官由,字敦牧,熙公长子。生于河平四年(前25)。(汉)孝平帝时,官典簿丞。妣卓氏。子二:良、朗。
076【十二世祖】——上官朗(公元12——?年)
上官朗,字达邙,又名铉,由公次子。生于(新)天凤四年(公元12)。(东汉)官少府。妣项氏。子一:瑶。
077【十三世祖】——上官瑶(公元40——?年)
上官瑶,字良瑜,朗公子。(东汉)建武十六年(40)——?。孝章皇帝时为司隶校尉。妣赵氏,子二:鸿、鸪(官安阳留守)。
078【十四世祖】——上官鸿(公元62——?年)
上官鸿,字清怡,又名隆,瑶公长子。(东汉)永平五年(62)——?孝和帝时为西部都尉。建威屯田七十一部。
妣龚氏、蓝氏。子三:椿(字佳昕)、机、棱(字佳奇)。
079【十五世祖】——上官机(公元90——?年)
上官机,字伯昌,又名毓,鸿公次子。(东汉)永元二年生(90)——?官潭州留守。妣温氏。子三:图、圭、资。
080【十六世祖】——上官资(公元121——?年)
上官资,字楚成,机公三子。(东汉)建光一年(121)——?孝桓皇帝时,为谏议大夫,刚直,因谏李云事解归。妣王氏。子一;廉。
081【十七世祖】——上官廉(公元150——?年)
上官廉,字明煦,又名兼,资公子。(东汉)和平一年(150)——?官蜀司徒。妣刘氏,子二:胜、彪(官巴州都尉)。廉公葬峨眉山。
082【十八世祖】——上官胜(公元183——?年)
上官胜,字浩溪,廉公长子。[(东汉)光和六年(183)——?]。官西蜀太尉,胜公卒于任,葬峨眉山父墓傍。妣陈氏。子二:茂、先。

四、上官氏东西祖:(83——100)
083【十九世祖】(黄帝第83世裔孙)
上官先,字抒含,又名光,胜公次子。为上官氏东祖。[(东汉)建安15年(210)——?]。徙洛阳,官安阳府丞。妣刘氏、张氏。子二:岩、峻(官泸州太尉)。
上官茂,字文祥,胜公长子,为上官氏西祖,居上圭。妣涂氏。子洪。
084【二十世祖】
上官岩(东),字友惟、先公长子。[(魏)正始三年(242)——?]。官西晋黄门侍郎。妣欧阳氏。子二:纪、壬。
上官洪(西),字友宜,茂公子。仕晋,官散骑侍郎。妣马氏。子悌。
085【二十一世祖】
上官纪(东),字乙言,岩公长子。[(晋)咸宁一年(275)——?]。官谏议大夫。妣范氏。子一:昱。
上官恪(西),字申言,洪公子。妣谢氏。子谨。
086【二十二世祖】
上官昱(东),字涵书,纪公子。[(晋)光熙一年(306)——?]。妣成氏。子二:会、昭。
上官谨(西),字涵峄,恪公子。妣谢氏。子霁。
087【二十三世祖】
上官会(东),字一戈。昱公长子。[(东晋)咸康三年(337)——?]。官符秦(前秦)辅国大将军。妣吴氏、林氏。子三:芥、莱、葶。
上官霁(西),字云,谨公子,仕后魏,封崇诚公,妣蔡氏。子思慎。
088【二十四世祖】
上官莱(东),字品馨,会公次子。[(东晋)兴宁三年(365)——?]。官镇国将军。妣叶氏。子二:谟、诞;
上官思慎(西),霁公子,妣俞氏。子昂
089【二十五世祖】
上官谟(东),字申思,莱公长子。[(东晋)隆安二年(398)——?)]。官太傅。妣许氏。子二:瑭琪。
上官昂(西),字升,思慎公子。妣王氏。子政。
090【二十六世祖】
上官琛(东),字崎柏,谟公长子。[(北魏)太延二年(436)——?]。妣文氏。子:震。
上官政(西),昂公子。妣范氏。子怀仁。
091【二十七世祖】
上官震(东),字清琪,琛公子。[(北魏)太安一年(459)——?]。妣米氏。子二:靖、良。
上官怀仁(西),字清岚,政公子。官武卫将军。妣粱氏。子翼。
092【二十八世祖】
上官靖(东),字力成,震公长子。[(北魏)永明八年(490)——?]。妣刘氏。子三:回,复、逢。
上官翼(西),字一清,怀仁公子。官舒州刺史。妣郑氏。子师裕。
093【二十九世祖】
上官回(东),字东晟,靖公长子。[(西魏)正光三年(522)——?]。官北周襄城太守。妣程氏。子一:贤。
上官师裕(西),字品峰,翼公子。官宣州刺史。妣黄氏。子义同。
094【三十世祖】
上官贤(东),字惠中,回公子。[(西魏)大统10年(544)——?]。官北周豳州太守。妣邓氏。子三:弘、聂(官冀州司寇)、时(官隋租庸调使,时生伟,为唐并州法曹参军。伟生庭兰,与庭芝同受武后之祸,中宗追封黄门侍郎裔居秦陇)
上官义同(西),字惠辛,师裕公子。妣李氏。子崇素。
095【三十一世祖】
上官弘(东),字含韵,又名宏,贤公长子。[(隋)太建七年生(575——?)]。官隋朝北部郎中,江都宫总监(居扬州)。妣姬氏,子二:仪、谨(字汝韶)。弘公与次子谨同为隋陈棱所害。仪逃入沙门,幸存。
上官崇素(西),字含之,义同公子。妣庄氏。子式。
096【三十二世祖】
上官仪(东),字游韶,弘公长子。[(隋)大业4年(608)——(唐)麟德一年(664)]。贞观初年进士,仕太宗,任秘书郎,拜宰相,西台侍郎兼宏文馆大学士。公创律诗“上官体”,有西台文集三十七卷。高宗时,因废后事,结怨武后,与子等同卒于狱,中宗复位,省西台之忠,图形凌烟阁,追封中书令,楚国公。高宗曾赐联:“上郢氏族王家楚将,官居西台体效国公”。妣杨氏,封为楚国夫人。仪公夫妇敕葬开封府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子二:长子:庭芝,字公壁(625——664)、次子庭璋。高宗时庭芝为周王府属,秦州大都督,与父同罹难。中宗时,追封为天水郡公。妣郑氏。子女各一:子琨儿,与父同难;女:婉儿(664——701),与母郑氏同羁掖庭,“才华绝代”,“两朝专美”。 十四岁始政,理国政,精诗书,“持称量天下吏”。为中国古代最有才气的女子,无丞相之名,有丞相之实,史称“巾帼宰相”。郑氏被封为沛国夫人。
上官式(西),字伦山,崇素公子。妣卢氏。(至此,西派谱亡)。
097【三十三世祖】
上官庭璋,字公圭,又名吾,尔玉,为仪公次子。[贞观二年(628)——麟德一年(664)]。(唐)官太仆卿,与父兄同祸。武后崇仪公父子德才,赦仪公裔孙祸。中宗时追封庭璋公为天水郡公。
妣为唐宗室李氏赠永兴郡主。子三:经野(字圣绩,655——?德州刺史,官中大夫,袭爵天水郡公,妣韦氏赠天水郡夫人);经国(字圣功,659——?官监察御史,妣薛氏赠江夏夫人);经纬。
098【三十四世祖】
上官经纬,字圣纶,又名丞纪。[662——?]。璋公稚子。(唐)官德州刺史,清廉刚正,有政声。妣韦氏,子二:韶、万(字云虬,官隋州通判)。
099【三十五世祖】
上官韶,字帝谟,又名承恩,纬公长子。[(唐)垂拱三年(686)——天宝八年(749)]。官侍御史,开元中巡边升御殿中丞。妣孔氏,赠浪乐君。子二;烨(字德明,官起居郎、中书舍人,妣李氏)、煜。
100【三十六世祖】(黄帝第100世裔孙)
上官煜,字德耀,邵公次子。[(唐)开元十一年(723)——贞元十四年(798)]。官麟州司马。妣马氏,封令人,子二:偕、传(字凌云,官凉州司马)。自仪公至煜公五代祖,葬开封府大野县析里乡大边村,陵园委托申屠氏管理。

【说明】:本世系是我参考了一些史书资料、网络资料、部分上官家族家谱资料以及其他部分姓氏祖源资料等,分析整理而成,供族人分享。由于查阅的资料和本人水平有限,上述有错之处,欢迎校正和补充。使上官氏祖源资料日趋完善。
联系方式:QQ:754059923@qq.com邮箱:cxsgzy@163.com
电话:13738237736
 上官泽玉
2009年4月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阳城县志记载 下一篇:西祖各世系
上官家族网站已经开通的网 | 福建上官家族 | 家族网站组成 | 深圳上官家族 | 网址导航 | 网站OA办公 | 江苏上官家族 | 管理登陆
版权:2009-2025 上官氏网 京ICP备11026976号-1
电话:13805244902  地址:北京东方新智国际咨询中心【北京市海淀区】 Email:sgywoksgm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