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2017年  
要闻导播:上官(官)氏家族(福州)联谊会换届和2025年年会隆重举行  关于举行上官(官)氏家族(福州)联谊会换届和2025年年会的通知  厦门联谊会2024年中秋博饼家宴即将开启!  新春贺信  关于举办上官(官)氏家族(福州)联谊会2024年年会的通知  
全站搜索:    
· 首页 - 考古论证
河南开封府汴梁城...大边村应是诏令“以礼改葬“仪公坟墓之地
来源: 点击:1605 时间:2017-09-01
 河南开封府汴梁城...大边村应是诏令“以礼改葬“仪公坟墓之地
上官存坦


据查阅多部上官家族族谱,我先祖上官仪公墓地有三:一是福建长汀官坊乾隆48年(1793)由钦点翰林院编修特授浙江主考,历任广西、陕西、甘肃三省提督学院(学政),历升中允洗马修撰加一级纪录二次裔联献瑶公所撰“书户部驹公谱例议后”一文中记载:“吾尝视学关中,不见所谓上官者,惟朝邑应试生童上官氏为多,而乾州次之,朝邑有上官庄,西台仪公之墓在焉。”按官献瑶,福建安溪县福春人,清乾隆四年已未科进士(1739),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至十五年庚午(1750)任陕西、甘肃学政,曾过天水赴秦陇寻访上圭我氏族祖地未果。据渑池宗亲派人考查,朝邑如今已是三门峡水库淹没区,无从查证,暂不作探考。二是河南渑池县县誌和“渑池上官家谱”都记载仪公坟墓在今渑池县南村乡北仁村。近代因修公路经过坟地,坟已平,碑已失,尚需有更多文字和实物佐证。三是河南开封府汴梁城外大野县折里乡大边村。本文将就此地是否就是仪公墓地的可能性进行一些粗浅探讨,作为抛砖引玉。
一、主要资料依据
1、福建邵武和平上宫氏宗谱正文载:
第一世,仪公,宏公之子,字游韶,生于隋,登贞观年间进士,以文章显拜西台侍郎,有诗名,号“西台体”高宗时拜相。后遭武则天之祸,父子俱死于难。睿宗复位,思其忠,图形凌烟阁,追封楚国公。妣梁氏,封夫人。自仪至煜五世皆葬开封府大野县折里乡大边村。生子二,庭芝、庭璋。
第二世庭芝、庭璋。第三世经野、经国、经纬。第四世诏,事迹略。第五世:煜公,诏之子,字应煌,官麟州司马。以上五代住河南开封府汴梁城大野县折里乡大边村。治平四年,提刑叔侄分关,开载明白,山地基址俱以上官姓名之,五代俱葬此乡。生子一,偕。
同谱明洪武元年(1368)春天水郡十八世元元孙,本厚题于报德堂的旧谱原序中提到:诏生煜,为麟州司马,煜生偕为福州产曹参军,即今省会布政也。“自煜以上及仪,凡五代俱葬河南开封府即汴梁城大野县折里乡大边村”。
2、福建长桐官坊族谱”载:“自仪至煜五世俱葬开封府大野县折里乡大边村。治平四年,提刑叔侄分关开载明白,卷内云:基址园林房屋宅舍俱以上官姓名续置,田段招得申屠氏家在被耕管,纳税居住,供祀五世坟墓,表俱存”。
3、江西省遂川县大汾市石狮“上官氏四修族谱”“上官氏源流考”一文中载:从兰开始至仪,历二十七世。仪父宏,官隋江都总监北部朗中,因居扬州生仪,复返居陕(?)开封府大野县折里乡大边村。以上

三份族谱可以相互印证。
二、综合探讨
1、邵武和平上官氏宗谱以上官仪为一世祖,自仪以后世序相联,昭穆不紊,既没有以入闽始祖偕公为一世祖,也没有以邵武和平开基祖洎公为一世祖,证明当年邵武和平修谱时已掌握了从仪公至以后各代比较翔实的历史资料。
2、邵武和平修谱时间最早。从大宋靖国元年辛巳(1101)由裔孙左奉仪郎佥署武安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彝公所撰写的“旧谱原序”看,在邵武和平上官宗谱首修之前已有同宗进士京者(世京)存有故谱,可以“探怀以示”。再从一修宗谱的主修人员名单为彝、器、洎、守富四人看,这四人生活年代相距二百多年,相差九代。器和洎是仪公九世孙,同为岳公之长子和四子。洎公生于公元819年,唐乾符年间为昭武镇将。公元875年黄巢起义,878年其部将王仙芝进犯江西,洎公偕子兰公奉命领

兵授剿,公元881年在江西吉安直趋建昌城与起义军作战,父子均力战而死,洎公享年62岁,兰公享年37岁,后俱追封忠勇将军。按器公、洎公生活年代距仪公平反并以礼改葬年代约110年,距第五世祖煜公丧葬时间(推算在公元800年前后,即偕公进士及第入闽前后)不过二十多年,距器公洎公兄弟成年也只有40年时间,对先祖故墓应该比较清楚。守富公为仪公十三世孙,保胄公之长子,(保冑公生于公元940年)出生年代当在公元960年以后,距洎公、器公约140多年。彝公为仪公18世孙,熙宁九年丙辰(1076)进士,出生年代当在1050年前后,距器公,洎公出生迟230多年。从四名主修人员相差九代,时间相距二百多年的情况可以推定从公元850年前后到公元1101年一修宗谱完成共修谱三次,第一次修谱主修人员为器公和洎公兄弟,时间约在公元850年前后,该谱可以称为古谱,第二次修谱主修人员为守富公,时间约在公元990年前后,是守富公依据古谱资料续修的族谱,可称为故谱,也即是进士京“探怀以示”彝公之故谱。第三次是彝公依据故谱资料续修成邵武和平一修谱并付萤现存十三修和平上官氏宗谱早期资料内容与公元1101年彝公所撰写的一修旧谱原序内容相当一致。由于邵武和平修谱年代最早,距仪公到煜公丧葬时间较近,其提供的史料可信性、权威性也相对较高。
3、邵武和平上官家族在北宋年间已极大振兴,人才辈出。当时到首都汴梁(即东京)应试之举子络绎不绝,总数应不下百人,据查阅宗谱从公元1009年到宋高宗南渡的1127年,仅和平一地有明确年代考中榜眼一人,进士三十一人。这些进京赶考的举子必须提前出发,到京候考,考后候榜,发榜后考上的要候任。在京(开封)逗留时间都比较长,有许多人还留在京城任职,在京任职的还带有许多僚属,如彝公本人就在1076年考中进上,同朝的均公长期在京担任监察御使,愔公任过吏部尚书,悟公任东京留守一直到高宗南渡。谱中提到提刑叔侄虽无名讳,但同代也确有两个提刑官:一是勋公,授浙江提刑司干办公事,二是然公任凌州干办提刑。1142年二修宗谱的主修人员为模、粹中、端敏(贲)、端彦,其中粹中、端敏都进士及弟、模、端彦也都任地方官吏。在当时倡导忠孝治国的氛围下,享有“宴罢宫花满壁,朝回牙笏盈床”美誉的众多在京逗留和长住的邵武和平学子、官吏、僚属等在清明节或空闲时间不可能不相约到城外拜谒自己五代先祖之祖坟。修谱时在努力“访求实迹”的思想指导下,如谱载有错肯定会作出纠正或加以说明。
长汀官坊族谱记载仪公等五代墓地资料十分具体详实,可与邵武和平上官氏宗谱及江西遂川石狮上官族谱的记载相互验证。
三、关于开封市难以找到仪公坟墓遗址原因探讨.
按古代葬制,仪公等在武后时被害,在唐中宗、(睿宗)时平反昭雪并追封为楚国公,图形凌烟阁,“仍令以礼改葬”或“以礼改葬”。这都是皇帝的诏令,也是皇帝对臣下最高一级的封赠之一,其坟墓定制必定有较大规模和很高规格,不仅有硕大的墓碑,墓誌铭,还应在墓前方两侧排列两行的若干石像生(即石人石兽)。一般说,即使年久失修,人为损坏,但其遗址、遗迹、石雕残片等应仍斑斑可考。目前,渑池仁村墓地未见有此规模遗迹,开封大边村遗迹又何存呢?可以有一种解释,就是黄河泛滥,泥沙淹没。据开封历史考证,通过开封一带的黄河自古就是一条悬河,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南宋时期、宋、金、蒙古等相互争战不断,中原一带多为战场,黄河年久失修,多次决口泛滥,淹没整个汴梁城及其周边地区,大地成为一片泽国,居民溺死无数,幸存者四处逃生,颠沛流离异乡,大量泥沙淤积,据说泥沙没过古汴梁城城楼,城乡泥沙淤高十多米,后来居民返迁者十不及一,这种沦桑巨变,整个汴梁古城已荡然无存,何况区区几块墓地。直到后来重建的开封城已是城上之城,行政区划也会随之改变,大批史料佚失,无数珍贵文物长埋地下。因此,今天难以找到仪公等先祖墓地遗迹也就事出有因了。
综合多家族谱资料,可以作如下推测:仪公父子于公元664年在洛阳被害,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就近安葬在渑池县仁村或者朝邑,应该说是合理的,40年后唐中宗(睿宗)为仪公平反昭雪,追封楚国公以礼改葬仪公迁于开封府大边村,后代并以此作为家族墓地,五代俱葬于此,同时在该地购置田产、山地、房屋、宅舍,宋代治平年间,招得当地农民申屠氏一家代为耕管,纳税居住,收取租金供每年祭祀五世先祖之费用,也是合乎情理的。
当然这种推测仅限于现有资料的一种推断,尚望同宗有识之士能找更多的文字和实物资料,释疑,补充或者修正。




                              福建三明市畜牧水产局退休干部仪公47世裔孙存坦敬撰 2008年5月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义帝熊心相关问题的考释 下一篇:呼吁关注保护桀公安公之墓
上官家族网站已经开通的网 | 福建上官家族 | 家族网站组成 | 深圳上官家族 | 网址导航 | 网站OA办公 | 江苏上官家族 | 管理登陆
版权:2009-2025 上官氏网 京ICP备11026976号-1
电话:13805244902  地址:北京东方新智国际咨询中心【北京市海淀区】 Email:sgywoksgm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