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庙、冀纶及两副上官氏通用联简释 | 来源: 点击:1770 时间:2017-08-16 |
家庙、冀纶及两副上官氏通用联简释
上官昌永
一、“家庙”与“上官氏家庙”
家庙(又称为宗庙或祖庙)是一个姓氏家族为祖先建立的庙堂,在庙中供奉祖先神位,是家族举行祭祀和家族活动的地方。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能建宗庙。汉朝以前,有官爵者才能建立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但那时叫宗庙或者祖庙。唐朝始创私庙,以祭祀先祖。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改称家庙。各氏族为了祭祀祖先,常建有“家庙”。邵武上官氏在宋代就建有“上官家庙”,久经沧桑,至今尚在。长汀官坊上官氏家庙,即官坊上官家族祭祀祖先的庙堂。
二、“冀纶”与“冀纶堂”
福建长汀县城上官氏宗祠又称“冀纶堂”,是天水郡的子堂号。冀纶:冀,希望之意,如希冀。纶有两种读音:(1)纶(lun),青丝绶,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丝带。(2)纶(guan),纶巾,指古代用丝做的头巾,三国的周瑜、诸葛亮都戴过纶巾。苏轼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名句。“冀纶堂”有文雅、深邃的文化内涵:上官氏的祖先希冀后裔学子刻苦学习,掌握真本领,学而优则士,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材。这是老祖宗建“冀纶堂”的指导思想,其主要用途——供在汀州府学和长汀县学学习的学子读书、住宿、生活的馆舍。
三、对联(一) 南剑名臣第 西台学士家
南剑,在宋代称为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地区);名臣,指著名的大官,这里指两宋时期的福建邵武禾坪上官氏出了一个榜眼,72个进士,在朝为官者160多人,其中名臣有上官凝、上官均、上官愔(闽汀上官氏第48——49世祖)等十多人。第,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第、宅第:如进士第、书香门第、府第。
西台学士,唐代上官仪(闽汀上官氏第33世祖),高宗时,官居首辅宰相,西台侍郎兼弘文馆直学士。家,这里指上官姓氏、世系、家族、门第。
本联大意为:两宋时期南剑州上官家族出了许多著名的大官——上官门第冠盖如云;唐代仪公任过西台侍郎(宰相)、弘文馆直学士——上官家族异彩纷呈。
据清流上官氏等谱载:此联系宋神宗为表彰凝公、均公、愔公上官家族所赐。
四、对联(二) 上郢氏族王家楚将 官居西台体效国公
本联为“嵌字联”,将“上官”两字嵌在联首,指“上官氏族”。郢(ying读“影”),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王家:指楚王之家族,上官氏的始祖兰公是楚王的儿子,帝王的血缘。楚将:兰公曾任楚国上柱国将军(武装力量的高级统帅,掌都城护卫)。
居:位置,这里指官位。西台:指上官仪公的官职——西台侍郎。体:指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律诗风格;仪公与婉儿祖孙两代为唐诗宋词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穿效国公:唐中宗李显复位,上官仪公家族冤案平反昭雪,仪公被追封为中书令、楚国公。效,即效力、效命之意。
本联大意为:上官氏族发源于楚国的首都——郢都;始祖兰公诞于楚王之家,任过楚国的大将军;仪公是唐代的西台侍郎、弘文馆直学士,创立了诗歌史上著名的上官体,是效命于李唐王朝大名鼎鼎的楚国公。
严格说,本联的平仄、对仗欠工整,但为了突出联意,避免因词害义,不得不如此。
据清流上官氏族谱载:此联系唐中宗为表彰上官仪公家族所赐。 以上两联,系上官家庙(祖祠、宗祠、祠堂)的通用联,联中包含了上官氏族的发源地、始祖、杰出人物及其主要功绩、功名等内容,是上官家族的标志与品牌。
|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邵武上官家族理事会2016年年会召开 下一篇:寻找山东枣庄市峰城区前屯族人 |
|